以党和政府的善政善治,以党员、干部的善做善成,提高公权力的公信力,是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题。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向纵深推进。按照中央的要求,第二批活动要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贯彻整风精神,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有针对性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在对标立规中查找差距,在上下互动中解决问题,在攻坚克难中提振信心,在思考辨析中把握规律。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些年,我们的发展成效很显著,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冷静一想,是不是党的凝聚力、群众的向心力就同步提高了?是不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就更加密切了?
事实表明,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等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就更加密切了、必然密切了。脱离群众的现象存在不存在?脱离群众的程度严不严重?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是严重的。问题出在哪儿?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
问题主要出在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漠了,对群众的感情变化了,作风问题突出了。如果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立场站歪了,群众路线走偏了,群众眼里就没有你。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了一个理论,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这就是“塔西佗陷阱”。我们当然没有落到这一步,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可谓不严重。
我们有些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想当然决策,随意施政,朝令夕改。被群众讥为“刚刚学会了,又说不对了;刚说不变了,又下文件了”。
我们有些急于事功的干部,竞相提出一些脱离实际的大目标,许诺一些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干一些大而无当、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有的地方政府,因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甚至陷入政府债务危机。
我们有些干部视生态文明如无物,把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当成耳旁风,顶风上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百姓强烈反对的高污染项目,以致引进一个项目,破坏一方环境,祸害一地百姓。
我们有些视政府信用如儿戏、招商引资靠忽悠的干部,引资时什么承诺都敢做,什么优惠条件都答应。一旦投资者资金到位、项目落地,那么,对不起,先前的承诺都作废,“我的地盘我作主”。这种所谓的招商引资,被讥为“开门招商,关门打狗”。
甚而下焉者,则是有极少数党员干部把手中的公权力作为牟取个人和家族私利的工具,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圣贤其言,狗彘其行,卖官鬻爵,结党营私,成为与民争利、侵吞国家财产的“苍蝇”、“老虎”。这类党员、干部尽管只是极少数,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败坏了党风、政风,毒化了社会风气,使政府信用下降、威信受损、政令难行。
看不到的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过去大大增加,这就是党的十八大强调全党要经受住“四个考验”、防止“四个风险”的目的之所在,也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决定雷厉风行抓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所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看不到问题和症结所在,离危险就不远了。
可以说,力避“塔西佗陷阱”,以党和政府的善政善治,以党员、干部的善做善成,提高公权力的公信力,是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题。
发展当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然是带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但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改善不是全部,人心向背也不仅仅决定于这一点。发展了,还有共同富裕的问题。物质丰富了,但发展极不平衡,贫富悬殊极大,社会极不公平,两极严重分化,能得人心吗?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精神失落了,人心一盘散沙,国家还能称为强大吗?
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须臾不忘党的宗旨,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毛病找出来,把对症的“药方”开出来,让群众监督“服药”,让群众评价“疗效”。
只要每个地方的党委和政府以及广大干部都能坚持党的宗旨,都能密切联系群众,都能带领群众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实好,不论什么风浪来了,都可以稳坐钓鱼船。
“位卑未敢忘忧国”。只要每个党组织无论级别高低、分布在哪里,每个党员无论职务大小、工作在什么岗位上,都在党忧党,自觉担负起应尽的责任,自觉做好固本强基、凝聚人心的工作,党和国家的工作就会具有广泛扎实的基础。